记者:曹诗萌
2015年11月28日清晨,伴着冬日淅淅沥沥的小雨,商学院部分教职工党员、各支部党员以及预备党员近80来人乘坐大巴前往江夏区金口街中山舰博物馆参观学习,商学院党总支高琼书记、商学院党务秘书孙华远老师以及学工第四党支部书记芦珊老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据了解,中山舰博物馆成立于1999年12月,它是以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代名舰中山舰的名字命名的、武汉市文化局所属的一座专题性纪念性博物馆,是湖北省第二批国防教育基地。中山舰又名永丰舰,1910年由清政府向日本订购,1912年6月建成下水,1913年加入中国北洋政府海军第一舰队,1922年6月孙中山先生在“广州蒙难”时登临该舰,指挥平叛斗争长达50余天,1925年3月,孙中山先生去世后,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改名为中山舰。在长达26年的征战旅途里,中山舰曾先后历经“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孙中山广州蒙难事件”、“中山舰事件”和“武汉保卫战”等五大历史事件,是中国近现代史特别是国民革命史上重要的历史见证物。此次商学院党支部组织这次参观活动旨在重温历史,抚今追昔,在缅怀革命先烈的同时也让党员同志接受历史的教育,体验战争残酷,明确自身肩负的责任与使命,珍惜当下,积极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共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努力。
活动当天上午,同学们参观了中山舰的舰体以及中山舰遇难者纪念碑。走进博物馆门口,一个外形犹如即将拔锚起航的战舰雄踞金鸡湖中的建筑物映入眼帘,气势恢弘,走进馆内,承载着厚重历史的中山舰舰体毅然矗立在馆内的中央,即使被后人修复完整,但是从其外观陈列的炮弹、万国旗、被摧毁的舰身以及内部栩栩如生的舰长模型不难想象当年浴血奋战的烈士们的英勇相貌,在中山舰博物馆里还陈列着人们打捞出来的水文物以及3400多件珍贵文物,馆内布置与武汉会战结合,通过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让游人身临其境,不少同学都表示非常有意思。在3400多件珍贵文物里还有一些作战装备,如军号、单筒望远镜、手-枪、佩剑等,他们看起来十分陈旧但是却做工精致,雕刻有鸳鸯花纹的配剑比电视剧里的更加帅气逼人,还有一把汉阳造的步枪更是让人有跃跃欲试的冲动。出了博物馆来到牛头山,由25根圆柱组成的纪念碑耸立于此,象征着25位在中山舰沉没中遇难的烈士。历史总是让人沉默,因其承载着厚重的精神文明,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当天下午,在全体成员共同合唱的歌声中活动顺利结束。商学院四个支部各自表演的节目也让同学们意犹未尽,一支部的话剧“荆轲刺秦”、四支部的舞蹈华尔兹、二支部的小品“看病”以及三支部的合唱《长江之歌歌唱祖国》都给同学们留下来深刻的印象,活动最后,商学院党总支高琼书记做活动总结,她说“参观中山舰活动举办的非常好,大家出来参观学习收获了知识也增进了彼此的感情。希望各位党员以及预备党员都能铭记历史,抚今追昔,艰苦奋斗,追求卓越,争做典型模范。”
据悉,为丰富党员社会实践活动,商学院党支部曾多次走出校园参观历史博物馆,并在校内积极召开各类丰富的民主生活会,在四个支部的共同协作和努力下,商学院党支部还荣获了校级“先进基层党总部”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