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教育不能再边缘化
校对: 责编: 终审: 时间:2020-10-31 阅读:

   4月15日晚10时许,复旦大学官方微博通告了 “一起不幸事件”:4月1日,复旦大学一名2010级在读医科研究生出现身体不适,当晚被送医就诊。后病情加重,医院组织了多次全市专家会诊,未发现病因。学校要求医院全力救治,并请上海警方介入调查。 11日,警方通报,在该学校的寝室饮水机残留水中检测出某有毒化合物成分。12日,基本认定同寝室某同学存在嫌疑。
  昨天下午,受害人黄洋因抢救无效而去世。
  这确实是一起十分不幸且令人震惊的事件,让我们马上想到多年前的马加爵案和清华女生中毒案。虽然目前此案的诸多细节还没有公布,但必须引起思考的是:为何大学生会向同宿舍室友下毒手?此类极端案件是否能唤起学校对学生心理问题的高度关注,并采取措施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记得多年前,舆论在分析马加爵事件时,有不少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问题。这种分析,是不太可能触及问题实质的。马加爵锤杀同学,是严重的犯罪行为,已不适合用道德问题来解释,而促使他走上犯罪道路的,是他扭曲的心理——长期因家庭贫困而被歧视,导致极端心态。此次投毒事件,虽情节不同,但作用机制类似,向同学下毒手的嫌疑人,定然在心理方面有严重问题。
  一项针对全国12.6万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其中20.3%的学生遇到过心理问题。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适应、人际关系、就业或考研压力以及情感问题等方面。如果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的纾解,有些学生就会饱受困扰,甚至采取极端行动。
  具体到此次投毒案,这两位室友究竟有怎样的纠纷尚不得而知,但对嫌疑人来说,他的人际交往肯定出了问题,虽然有传言称,两名同学不存在竞争关系,但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的不仅仅是直接的利益冲突,还包括个人中心(与他人不能很好相处)、嫉妒(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猜疑(认为对方做了对自己不利的事)等等。
  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不适应集体生活,在80后、90后一代大学生中比较普遍。近年来屡有报道,有大学新生开学不久就提出退学,原因仅仅是不适应大学集体生活,或者不能容忍同宿舍同学的卫生习惯。出现这一问题,有多方面因素,比如,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习惯了以个人为中心,不能以宽容、分享的心态和他人相处,也缺乏正常的人际沟通能力——在家里,父母长辈都围着自己转,自己的要求基本上都被满足。
  另外,在功利的教育环境中成长的学生,不要说对同学比较冷漠,就是对家人也缺乏亲情——在学校里,同学们是竞争关系,大家都暗自把对方视为对手;在家里,父母和子女的关系也异化为分数关系、成绩关系。对身边的同学下如此毒手,其内心的冷漠显而易见。
  对于投毒案的涉事者,自有法律来惩罚;而对于学校而言,则有必要引以为戒,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去年,教育部曾发文要求大中小学重视心理教育,开设心理教育必修课。本来应该由学校自主开设的心理课程,却由教育部门来要求,可见学校教育在这方面多么滞后。而且,即便有行政部门要求,不少学校还是敷衍了事。
  这和学校办学目标的异化有关,在中小学,学校办学的目标是追求升学率,与升学率无关的生活教育、生命教育、心理教育全被边缘化;在大学,论文、课题、经费、成果等成为办学的显要追求,而人才的全面培养这一大学核心功能却往往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在美国,学校的就业服务机构和心理咨询机构往往是最庞大的学校服务机构,而在我国,教辅人员也很多,可却集中在学校行政部门。
  面对一次次的校园极端事件,不能再漠然了。学校要回归教育本位,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当然,除了学校教育高度重视外,还应该发挥学生自治的力量,比如,成立学生社团,普及心理卫生知识,进行自我教育和救助;而家庭教育和社会力量也应该介入,目前,在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的心理教育方面,社会公益机构已有所介入,而对大学生群体的心理教育,社会机构介入并不多,很多家长也认为子女上了大学后,自己就完成了家教责任。这些因素叠加起来,导致一些大学生的心理教育一片空白。由此发生种种问题,也就不奇怪了。

CopyRight © 武昌理工学院商学院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庙山经济开发区江夏大道16号  鄂ICP备11008201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15020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