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拼命努力乃“恐惧”之文饰
一个人这样说自己的感受:“我曾是个工作狂,从大学时就开始了。倒不是因我上进心有多强,而是我承受不了那种被人看不起的羞耻感。我自己也没法去应对。”
为了缓解羞耻感而停止不了地前进,也许这不是一种很正向的动力。
很多人都觉得自己不够好,希望能给别人展示他最好的一面。这也是我们能够不断进取的力量来源。
“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就成了一种风尚。有段时间“口红一哥”李佳琪成为人人追捧的榜样,许多文章都在宣传他是怎样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做到今天的成就,甚至肯德基都邀他拍广告,主题为“拼命”。
他不断挑战自己、不断奋斗和学习,大家也会觉得他有正能量、很优秀、令人敬佩。
但是,充满鸡血的背后,伤痛只有自己知道:
虚弱的身体、难眠的夜、没有正常社交与娱乐,为保持住事业巅峰所做的加倍努力,以及,达到目标后的空虚感。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允许自己“碌碌无为”。实际上已经做得很好了,却仍对自己不满意。
一部分人抗衡坚持,获得阶段的成就,一部分人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影响,经常跑医院和药店;还有一部分人正在被理想和现实的冲突折磨,开始思考、开始自救。
当你开始心疼他太拼命劝他休息休息吧,他们经常会这样说:
“还不够好。我还没有达到那个目标呢!这不是我理想中的样子。我先过不了我自己这关”
“我还没有得到他们他们的认可。我再努力努力,一定可以争口气。”
我们的身边不乏那些学业事业非常优秀的人,不乏在物质生活上特别令人羡慕的人。仿佛我们看重他们得来的成就,却理想化地认为他们过得很幸福。我们就生活在这样一种普遍价值观下,甚至你都没有发现自己非常认同这样一种观念。
人们觉得,体面的工作收入,好的社会阶层,可以为人的生活带来无限的幸福感。如果没有这些,会被别人评判、被耻笑、被看不起。有些家庭,就在这样的社会言论的创伤中被淹没了。
也许你亲身经历或者听过父母讲过去的事情。以前人们生活物质资源比较匮乏,得来也相当不容易。也许我们的长辈们吃了很多苦换来了现在的安稳生活。他们深知“没钱没势”之下,面对生活所需时,家里的焦虑、恐慌,或引发的争吵和绝望,是多么让人难以承受。
后来时代快速发展时,人的思想却跟不上这个步伐。即使物质已经充盈,仍然需要更多来不断填补那个像是“安全感”的无底洞。我们以为是自己拥有的还不够,所以用尽全力赚取更多,以获得一些对生命的掌控感。
但因恐惧/羞耻感而被挖空的一个心理空洞,就像一头可以吞噬一切的怪物一样,它的欲望永远不能被填满。而是越填越虚空。
因为,“拼命”并不会真的消除人心底恐惧的东西,只是在恐惧的内核外不听地包上一层又一层的防护衣。这种害怕停下来的心理动力,本身就是一种负向的能量,最终会拖垮人的身心。
那么,实际上,追求学业、努力工作、获得成就这本身并没有错,而且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也是每个人在发挥自己潜能的正向表现。毕竟做成一件事情所需要的专注力、耐力、抗压能力、选择能力等等,不是每个人都具备的。
但是有时候,我们却忽视了对人类来说最重要的问题,那就是——爱。
爱是人心最单纯的东西,是每个人渴望拥有的,那会让我感受到深层次的幸福感。但是每每被提起来的时候,却觉得那么脆弱。因为好多人的成长环境,对情感方面的交流只字不提。
02、爱与接纳是幸福感的终极来源
从心理学研究来看,金钱并不能够给我们带来持续的幸福感。
刚开始,金钱的完备能为我们带来价值感、社会地位、别人的认可和称赞。但当金钱基数不断提升时,我们会养成挥霍、占有的习惯,会有想要得到更多的欲望,得不到就会再努力投入到攫取金钱的行列。这时人的幸福感往往会降低或者持平。
但是大家往往没能接受这个事实,因为暂时没有找到其他东西可以替代金钱带来的心理满足。
一次在798的酒吧里遇到一个欧洲人,他印象中的中国人是:
“他们的眼中只有钱钱钱、工作工作工作,他们不能够享受当下的生活,不明白快乐的意义。”
根据美国对于3.5万人的调查,10%最幸福的人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具有丰富的社交生活。他们区别于一般人或不幸福的人的标志是,愿意与他人分享生活,而不是一个人独处。
所以,拥有良好的社交关系(朋友、同事、亲密的人等),与一群让你感觉舒服、轻松、没有隔阂的人在一起,才是获得幸福感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而我们常常本末倒置,被事业金钱捆绑,而舍弃了与家人朋友们在一起的机会,淡化了彼此的情感交流。
不同程度的情感表达,在家庭教育上体现出来的状态是这样的:
(1)宽松/严格(低控制/高控制)
▷宽松意味着对礼貌、服从、喧嚣等没有太在意。
▷严格意味着对服从、礼貌、界限有很高的要求。
(2)积极情感投入/消极情感投入(高支持/低支持)
▷积极投入表现在对孩子有很多理解和赞成。
▷消极投入意味着家庭里有很多不赞同和惩罚,以及用消极的方式防范孩子出现某些行为。
(3)焦虑情感卷入/冷静独立(高焦虑/低焦虑)
▷焦虑卷入意味着家长总是跨越界限去关心呵护孩子,永远把子女当做小孩。
▷独立冷静意味着父母和子女的互动中可以合理克制自己的情绪表达,愤怒急躁的时候能够冷静应对,引导孩子自己发现问题并承担后果。
有的父母容易把自己对人生的愿望或遗憾强加到孩子身上,比如没有考上好大学,或事业选择错误等。
潜意识里渴望孩子能够帮助自己完成梦想。若是不加觉察,很容易将孩子作为一个自己的附属品在生活点滴之间操纵。
有的父母对子女的焦虑远远超出子女实际遇到的困难,且真正困难来临时,父母要比子女更加无助,更加没有包容力。
在这种环境成长起来的孩子,内心总是缺乏力量,并时刻被父母的情绪卷入,很难成为真正独立个体,活出自己的人生。
父母对孩子缺乏真正有效的关怀时,他们像是一个权威人士的存在,无法低下身段,跟孩子平等对话。
他们的心,也许只是跟过去的自己相连,他只能强烈感受到自己的焦虑,而传递给孩子。这样,孩子会在工作事业上全情投入,试图让自己更强大一些。他所承受的,也许是来自家庭潜意识中的恐惧。而并非是自己的。
(当然,做父母是不容易的,因为我们都曾是从那样的小孩中走过来的,我们也没有亲身体会过“最好的爱”。也许理想化的爱在人类社会并不存在,也许只有上帝才能做到无条件的给予。)
心理动力学流派强调,在婴儿3岁之前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相应的心理需要。
良好的母婴关系可以帮助孩子形成安全感、幸福感、自信、恰当的自尊,以及对他人的基本信任。
而如果在某个点上缺失或者受挫,心理发展将会停滞在这个时期,或在潜意识里留下创伤,进而影响生活中对待人事的看法。
幼年与抚养者的互动模式决定了我们的自我意识,内化成为我们对待自己和对待他人的模式。如果潜意识里认为自己是没有价值的、不被爱的、被忽略的、不值得幸福的人,将会一生陷入这样的“魔咒”中去挣扎和寻找。
03、每个人都有个人成长的空间
不论你的家庭教养模式是如何的,也不论你在幼年受过怎样的创伤,这些都不能把人“一竿子打死”。
因为旧事已过。人生来具有一种自救的本能。当你意识到自己这样下去不可以的时候,你会去寻找调整的办法。
事实上,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客观地认识自己的所能和不能,懂得取舍和接受自己偶尔的无能。
如果某一天你发现自己每天活着只有工作和学习,没有任何快乐而言,记得停下来问一问自己:
(1)我在追求什么?什么使我快乐?是金钱带来的掌控感?还是别人想让别人因此而喜欢我?
(2)等我有了很多钱或很高的职位,大家就真的都会喜欢我吗?我就真的能够拥有亲密的让自己快乐的伴侣吗?
(3)我现在是活在自己计划的生活中,还是活在别人的眼光中?
(4)我的生活孤独吗?我拥有可以支持我的社会关系吗?
(5)真实的我能力是如何的?性格是如何的?我对自己的发展和进步有没有操之过急?
……
经常问自己类似的问题,而且最好记下来,会让你更加了解自己的现状,以及逐渐去清晰自己内心真实的渴望与恐惧。
在非常信任的关系中,也可以直观地呈现出你与他人的互动模式,以及遇到事情时自己心里的执念。发现那些模式中僵硬的个人理解以及行为习惯,了解自己潜意识的内在冲突,是人类认识自己、调整自己非常好的途径。
有一些“执念”是在影响我们发展的。也许过去你只能使用那套方式去应对外界,而当你解开这个“过时的模式”里是在重复着什么“魔咒”,就会自然而然地选择更好的模式生活了。
这便是每个人都有的自我成长的能力。
希望你也能找到那一个解开心灵地图的钥匙,让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活得更加自如、喜乐。
--壹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