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转型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大数据与智能化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各行各业的面貌,内部审计领域也不例外。11月22日下午,全国内部审计领域知名专家、中国商业会计学会副会长、国家审计署内部审计指导监督司原司长李凤雏教授莅临武昌理工学院商学院,为全校师生带来了一场关于“数智时代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研究与实践”的精彩纷呈的讲座。此次讲座在学校图书馆六楼报告厅举行,商学院教学副院长贺霄娟教授主持。商学院院长沈易娟教授、科研副院长徐艳玲副教授、会计系主任鲍炤副教授以及众多商学院的师生前来聆听。

活动伊始,由商学院教学副院长贺霄娟教授上台发表了热情洋溢的开场致辞,她对李凤雏教授的莅临表达了诚挚的欢迎,现场随之响起了阵阵掌声。
讲座开场,李教授便直切主题,深入探讨了数字化转型与国企体制机制改革、审计模式优化之间的紧密联系。他指出,数字化转型不仅意味着流程再造、业务转型和管理变革,更是涉及体制机制的全方位改造。通过利用数字化的透明特征,可以促进完善国资监管体制,提升政企关系、监督体系、“管资本”能力以及独立市场主体地位。
随后,李教授深入剖析了数字化转型在推动机制变革、组织变革以及释放人的积极性方面的巨大潜力。他强调,数字化转型和数字化赋能不仅改造了生产方式、竞合模式和资源配置,更促进了组织形态的改变,如促进组织的扁平化、打破部门阻隔、促进平台化和创新发展等。同时,数字化还可以通过拓展信息渠道、提高信息处理能力等方式,为释放人的积极性拓展空间、创造条件。

在讲座的高潮部分,李教授详细介绍了大数据、区块链技术、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以及ChatGPT等新兴技术在内部审计中的应用。他提到,这些技术正在深刻改变着内部审计的模式和流程,如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快速审核查验、自动执行核证等功能,RPA则可以自动化地完成跨系统采集数据、统一数据格式、分析疑点数据等工作。而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更是为内部审计的信息收集、数据分析、报告生成等环节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此外,李教授还就审计大模型的构建与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他指出,大数据、大算力、大模型正推动人工智能从辨别式走向生成式,未来每一个行业都可能会拥有特定的专业性大模型。这些大模型在内部审计中的应用,将极大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增加审计的预测能力,优化审计资源配置。
临近讲座结束时李教授与现场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回答了大家关心的热点问题。此次讲座不仅为全校师生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更激发了大家对大数据、智能化与内部审计领域未来发展的无限遐想。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新兴技术将在内部审计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持续进步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讲座最后,商学院教学副院长贺霄娟教授做了总结,她首先对李凤雏教授的精彩分享表示了再次的感谢,高度评价了李教授所带来的前沿见解与宝贵经验对师生的深刻启发。随后,贺教授也向积极参与、认真聆听的现场师生表达了诚挚的谢意。在总结的尾声,贺霄娟教授满怀激情地提出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希望商学院能继续秉承开放包容、求真务实的学术精神,不断推动教育创新与发展,为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商业精英贡献力量,同时也期待在未来能有更多像李凤雏教授这样的杰出学者莅临指导,共同开启商学院更加辉煌的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