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田甜 祝娅婷)近日,由商学院工商管理系举办的专题讲座在商学院9楼报告厅成功举行。武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勇教授应邀主讲,聚焦数字时代新质生产力与管理革新,为工商管理、电子商务、会计专业学生带来了一场思想盛宴。
“在数字技术重塑全球产业格局、新质生产力引领经济变革的关键时期,如何把握管理创新的时代脉搏,是每一位工商管理领域学习者的必修课。”随着工商管理系战湛主任的开场致辞,由工商管理专业主办的“新质生产力视域下的数字平台:生产要素优化与数据要素垄断并存的吊诡”的专题讲座正式拉开帷幕。战湛主任强调,当数据成为核心生产要素、平台重构产业生态,商科正站在理论突破与实践创新的十字路口,此次讲座既是对前沿趋势的深度解码,更是为专业人才搭建起时代需求与专业成长的对接桥梁,意义深远。
援引权威数据,揭示数字平台关键。讲座伊始,刘勇教授梳理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脉络,从2023年9月首次提出,到纳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与政府工作报告,系统阐释其“以创新为主导,兼具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核心要义。结合权威数据,他指出2024年全球数字经济规模达50万亿美元,占GDP比重超40%,而数字平台作为核心载体,2021年全球市值前十企业中7家为平台型企业,凸显其在数字时代的关键地位,为学生理解产业变革提供了宏观视角。
多维互动探讨,碰撞数字时代思考。互动环节,学生们围绕数字平台的双重性展开热烈提问。肖宇浩同学提出数字化转型中劳动者如何适应变化的问题。刘勇教授回应道,劳动者需向数字化转型,掌握数字技能,成为高素质、“无间歇”的劳动力,才能为新质生产力提供人力支持。针对“平台监管如何把握尺度”的疑问,他结合阿里、腾讯等“数据孤岛”案例,强调需在鼓励创新与防范垄断间找到平衡,既保障市场活力,又维护公平竞争。还有学生问及“传统企业如何借助数字平台升级”,刘勇教授以工业互联网为例,说明通过供需实时对接、智能化生产等模式,传统企业可实现向高端化的转型,现场讨论氛围十分浓厚。
立足人才培养,明晰未来发展方向。此次专家名人讲坛是前沿经济理论、培养学生行业洞察力的重要举措。刘勇教授在总结时强调,数字平台是一把双刃剑,既是生产要素优化的天使,也存在数据私有垄断的魔鬼面。中国正通过公有制主导与精准监管相结合的路径,探索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发展模式。他鼓励同学们既要提升大数据分析等基础技能,又要理解数字经济背后的生产逻辑,构建技术能力和产业认知的综合素养。
未来将持续聚焦数字时代发展前沿,邀请更多专家学者开展讲座,搭建理论与实践的沟通桥梁,助力学生在数字经济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浪潮中,找准自身定位,成长为兼具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商科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