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季娇杨
在等待张黎学姐来的时候,我的心里有很多的疑惑。当她带着微笑走进我们采访的教室时,我就更加疑惑了——没想到,就是身边如此平凡的人,却有着如此不平凡的故事,有着如此励志的人生经历。她带给我们的,是坚强,是阳光,是最最甜美的微笑,是很多值得我们去学习的东西。
小时候的我
张黎学姐小的时候,爸妈都在当地的粮食面粉厂工作,家里的收入有着保障,虽然条件不是很好,但父母总是为她提供他们力所能及的最好的培养,送她去学习唱歌、绘画、乒乓球……张黎的母亲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而当张黎出生时,母亲的年龄也算是比较大的了,张妈妈可以说是冒着生命危险把她生下来的。对于家中独女的她而言,母亲的爱,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已经体会到了。
当时,正是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阶段,大批人员接连下岗,这一平凡的家庭同样未能幸免。张黎读小学的时候,父母双双失业了,单位所给的每个月150块的生活费,对于一个三口之家来说,确实很难维持生活,但张黎的父母都是很顾家的人,他们尽量节约着每一分钱。父亲下岗后,为了养家糊口,曾做过很多工作,也曾在外踩过三轮,但是父亲从不悲观,一直以乐观向上的精神奋斗着,这也是造就她乐观性格的一大重要因素。在张黎小的时候,家里的房子很小,周围的房子都拆迁了,她家的房子还孤零零的立在那,房子是一室一厅,张黎无法拥有自己的房间,于是爸爸就把家里一个小小的阳台改成了她自己的“房间”,虽然房间没有门,虽然房间小到只放得下一张床和一张桌子,但她已经觉得很满足了。
“小时候几乎没什么零花钱,有时候也挺羡慕别人的,很希望能买个好点的房子,也自卑过,感觉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为此也跟父母闹过,也伤过父母的心,一直到初中,才开始体会到父母的艰辛,开始知道自己不能跟别人比,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赚钱,来分担家里的负担。”
为了这个想法,她付出了自己的行动:初中毕业,她第一次出去找工作想要赚钱,通过一个表姐的帮忙,到了表姐的公司,帮卖房子的姐姐发传单。那次工作,是她第一次开始工作,就算别人的脚步只是稍稍停滞了一下,她都会很有热情的跟在别人后面,不管人家买不买的就跟人家介绍房子。那时天气很热,太阳很毒,所以第一天下来就累得不行了,爸爸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到了第三天,爸爸就骑着自行车把她从工作的地方给带了回家,再也不让她出去工作了,怜惜的让她在家里好好休息,保养好自己的眼睛。后来,随着自己不断长大,张黎出去做了工作,曾做过市场调查员,也曾发过传单,曾在商场里买过衣服,也曾做过玫琳凯的化妆品销售工作。
20岁,我长大了
张黎学姐说,人的一生,只有自己经历过,抑或是看着别人经历过,才会让你一夜成长。在自己的20岁生日那天,也就是父亲倒下的那天,她知道,她必须长大了,必须撑起这个家。
那天,父亲让她出门找同学一起过生日玩,然后自己就像往常一样到街边摆小摊,可是正当她准备出门的时候,她接了一个令她意想不到的电话,电话里街坊告诉她,父亲突然发病了,现在已经被送到医院急救。当时被吓蒙了一口气跑到医院里的张黎,看着一天没吃没喝没动的父亲,看着眼前抱着她哭的像个泪人的脆弱的几乎快要晕过去的母亲,她觉得自己不能够再依靠父母了。20年的时间太过长远,现在自己已经长大,长大了就应该是自己去照顾父母了,要帮助父母去承担这个家的艰辛。她明白,世界上没有任何事情是可怕的,一个家,顶梁柱倒下了,就必须有一个人要站出来,将这个家给好好的撑起来。于是,她开始到处奔波着为父亲寻找治病的地方,刚开始,第一个骨科医院的医生告诉她,因为父亲身体劳累过度,患了腰椎盘突出,可是却一直拖着没有治,如果现在还不及时治疗的话等待他的将是瘫痪。对于一个四十岁的父亲来说,瘫痪无疑是残酷的,因为这样,手术显得更加迫在眉睫,然而高达30万的手术费对于她们这样的家庭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当时的张黎连30万是个什么样的概念都不清楚,更不用说是交这么多钱动手术了,因此,她在外面四处奔走,打听怎样医治这样的病,动手术要花费的费用,以及如何将不管怎么样手术都会的风险降到最低。面对整天以泪洗面的母亲,面对躺在病床上面色苍白的父亲,她感到了无比的沉重,可是她想要一个完整的家,只要有一线希望,她都不会放弃。上天还是眷顾着这个平凡的家庭的,在操劳多日后,她从一个朋友那得知有一个地方的医院手术成功率颇高,信誉也不错,医药费只要1万块左右,因此她把父亲送到那个医院去做了手术,手术很成功,父亲的身体也在慢慢的恢复,保持好的话应该就不会复发,只是以后再也不能做一些重的力气活了。
独自离家出门打工
大二下学期,母亲的身体越来越不好,心脏负荷不够,也需要做手术了,看着母亲日益憔悴的脸庞,她突然觉得哪怕是这个书不读了,也没什么。社会上那么多没读大学的人照样可以赚钱,照样可以过的很好,虽然学费已经交了2万多块,可是跟母亲比起来根本无足挂齿,只要父母亲能够一直在自己的身边,自己就是很幸福的。以前她在学校的时候就了解了很多工作,所以她想到了放弃学业,出去打工。刚开始说要出去打工父母是极力反对的,他们不想让她放弃,他们一直以来都很在意她的学习,至始至终都没有同意她的这一想法,同学也劝过她,朋友也劝过她,可是她说,有时候她就是这样任性,这样坚持。终于,在“五一”放假的时候,她对父母亲谎称出去玩两天,然后简单的收拾收拾就走了,走的时候就没想过还要再回来读书。
在出去的一年多里,她到过很多地方,郑州、山东、青岛……一直以来都在外地。当我们问她,为什么不留在武汉工作的时候,她告诉我们,不管怎样她都不会留在武汉的,因为父母太心疼自己,肯定会找到她让她回学校上课,自己本来就是背着他们出去的,要是还在本地工作,要赚钱的目的就无法实现了。
在外工作,当然遇到了很多的挫折和辛苦。试想一下,一个还没有拿到大学文凭的大学生,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打拼,本身阅历少,又没跑过社会,是多么的不可思议,又是多么的充满艰辛。在刚出去工作的时候,她陷入过传销的陷阱,受到过迷惑,因为那是一种变相的传销窝点,与真正的传销有点不同,而工作营业程序却和真的没什么太大的不同,所以根本就分不清。还是后来时间长了才发现其中的问题。当我们问起她是否恨过那些把她带进这个漩涡的人时,她说,那些人和她一样,都是受骗的,其实她们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做的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她们当中有些人根本没有学过太多的文化知识,自然无从分辨,有些人还一直以为自己是在帮助别人找工作,她们同样是受骗者。相反,也正是因为她们,她学习到了很多经验,也让自己成长了不少,她觉得如果让她每天恨一个人,她会觉得很累,做人还是要宽容一些、大度一点。当她微笑着、淡然着对我们说这些的时候,我真的被她身上散发的人格魅力深深的打动了,突然觉得她真的好美丽。在打工期间,她没进过大的公司,只在私人公司打工,因为她清楚的知道,没有文凭,是踏不进大公司的大门的。但是不管怎么样,她都一直坚持着一点,那便是在不违反道德和法律的前提下,凭自己的血汗挣钱做事。
当问到她一个人在外如此艰辛,是否想过要放弃时,她很快的给了我们答复,只身在外,常有痛苦得几乎要绝望的时候,常有以后也不知道会遇到什么的时候,常有遇人遇事不知道是好是坏的时候,常有受到过老板的责骂委屈得难以附加的时候……但是,她紧握着成功的信念,坚持了下来,从而证实了自己的价值。
打工的经历,让她明白了,学生是很无知的,她们抵挡不住金钱的诱惑,所以我们必须要学习,要读书;让她明白了,很多东西必须强迫自己去适应,适应这个环境;也让她明白了,凡事都不能急功近利,并不是真的努力了效果就会很好,也并不是任何事情只要努力了就能成功,凡事只要尽力而为就好。这样的经历还让她学到了很多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有了很多做事的经验,辨析是非的能力,同样让她知道,心态是很重要的。
她的平常心
如今,她已复学回来,母亲刚刚动完手术仍然住在医院,复学之后她还是经常去医院照顾母亲,虽然自己落下了很多功课,虽然自己有了一段不寻常的经历,但她觉得,既然回到了学校,就应该做个好学生,把现在的课上好,把要补修的课学好。复学之后,她得到了素导的关心,得到了学院的的资助,在林娟书记的帮助下,她提交了申请,得到了阳光基金的帮助,她觉得这份礼太重了,带来的鼓励是所有言词都无法表达的,而她现在能做的,就是好好学习,好好生活,来回馈帮助过她的好心的人们,来回馈这个充满希望的社会。
她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只是她的故事有点不同而已,这些故事也许有人觉得太过不同,可她认为这其实没什么,自己只想做个平凡的人,以一颗平常心,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心得。自己如果有能力帮助别人就一定会去帮助更多的人,告诉他们,要珍惜身边的朋友,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要锻炼好人际交往的能力,要多听父母的话……
对于以后的日子,她说,学习还是最重要的,要努力把学分补上来,考过英语四级,拿到学位证书,如果有资金的话就去创业,没有这么好的机会就去找工作,脚踏实地的走好每一步,她并不怕吃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