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超,男,商学院营销0602班学生。曾担任班长、党章学习小组纪检部部长等职务。获得第五届动感地带“挑战杯”创业设计大赛优胜奖。现任西宁华德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这样的大学有何不可?
06年9月,于超开始了他的大学生涯。无疑,他的大学是充实的。大一时,于超参加了06级的迎新晚会,担任校广播台娱乐达人主持、校中南在线第一批体育档的编辑;大二,他开办了沼泽地酒吧,成立了阳光互助团创业社团,创立阳光巴士,送学生到汽车、火车站和飞机场,他还承包了付家坡汽车站的售票业务(当时学校周边还没有代售点);大三时,他已担任自考学院的招生老师。
大量参加学生组织和实践活动,让于超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与此同时,他在学习方面也没有落下,他喜欢理论联系实际,经常将书本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专业知识的积累与不断实战,于超获得了不少的宝贵经验,同时也奠定了日后事业成功的基础。每次回顾自己的大学生活,于超自己也是感慨万千。
你若不努力,成功在哪里?
人们都说,每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默默支持他的女人。但对于于超来说,他一直认为自己成功的背后,是一个默默坚守的信念。
2010年,于超毕业,进入到西宁华德商务服务有限公司担任招商部经理。事实上大四那年他就在该公司实习,正式毕业仅仅只意味着转正。那时的他拿的工资不多,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他工作的热情。因为,他年轻,而年轻就是资本;他活力,而活力就要四射。他作为招商部经理,主要任务就是给公司招商,但招商工作并非易事。记得第一次拉任务的时候,他意气风发,信心满满。经过激烈谈判,本来势在必得的他在最后时刻竟被告知拒绝签约。他百思不得其解,最后该项目负责人告诉他,之所以拒绝签约是因为太过自信,不够稳重,让人觉得风险太大。对于这个解释,于超难以接受,但事已至此,他也开始从自身找原因。随着时间的流逝与阅历的增加,于超办事愈发老练,业绩也全线飙红,逐渐得到上司赏识。他慢慢开始单独负责某一商场的运行,并于2011年开始负责筹建青海德宫大酒店的工作。该酒店成立后旋即担任酒店经理,由于经营管理有道,该酒店2012年营业额高达一千二百多万元,纯利润八百多万元。尔后,于超升任公司副总经理,真正的成为公司高管。
如今,于超已经是西宁华德商务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主要负责公司的一些核心组织的运行工作,其发展前景不可估量。作为被控股的子公司员工,青海华德集团董事会曾这样评价:“他(于超)的能力不仅体现在营业额上,更体现在思想上,这样的年轻人值得我们学习。”2012年,在公司年会上,于超成为公司焦点,并获得总部嘉奖。
美丽的祝愿
带着最初的梦想,于超从中层管理者走向了高层管理者,这一路走来即是他的成功之路。武昌理工学院校训曰,追求卓越,走向成功。于超用他的实践获取经验,追求卓越,并最终拿实际行动证明了他走向了成功。
回顾自己的工作经历,于超总结道:“大学是美好的,也是感性的。毕业前,我想创业,但毕业时我才发现自主创业远比想象中的难,于是我选择选择了和伙伴们一起打拼。但这并不是意味着我因为难而怕,我只是想寻找更适合的时机而已。所以我在不断努力,我努力地去创造我想要的环境,只为了一点点接近我的理想。”
关于就业,他说:“大学四年充实自己的经历,锻炼自己的谈吐,要学会知道对方想听什么,并表达清自己的意图。还要对工作有规划和想法,这样才能吸引别人录用乃至重用你。而随后的晋升,更大程度上是综合能力的体现。事实上能力体现在很多方面,但现在需要的是综合能力,因为毕业后大家都是一张白纸,公司希望看到的是,除了专业外的附加值。学弟学妹要多实践,多接触社会,好好学习,学以致用。因为比别人多一点点特长,多一点点经历,会决定很多事情。对于我的亲爱的母校,愿她桃李满天下!”是的,成功需要努力,就像于超一样,在实践中不断地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