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及创新创业国家战略的提出,学院聚焦学科发展,将工商管理作为重点建设学科。工商管理专业于2019年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力争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一、学科建设目标
依托工商管理特色班, 到2024年把工商管理学科建设成为省内同类高校排名前列学科;到2035年,把工商管理学科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示范效应显著的早国内同类高校具有影响力的学科。具体建设目标包括:
1、打造产学研结合的创新研究团队;
2、形成以本科教育为核心、以专业硕士教育为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
3、创建3-5个服务区域经济建设、促进企业发展的创新研究机构;
4、获得一批覆盖国家级、省部级、横向项目等类型的科研项目;
5、发表一批有影响力和应用性的科研成果;
6、打造3-5门国家级、省级重点专业或品牌专业;
二、学科主要研究方向
紧跟工业4.0、“互联网+”以及国家战略调整等时代趋势,工商管理重点学科确定如下四个研究方向:企业运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会计、商业数据分析与应用。这些研究方向的形成,必须与信息化、国际化改造传统的工商管理学科与专业为前提。
1、企业运作管理
研究团队由王应明教授牵头,艾上钢、战湛、肖明华、贺艳芳、邓伟等教师为学术骨干。结合公司治理和高科技企业需求,重点研究企业战略管理、服务管理、运营管理和技术创新等方面的科学问题。
2、人力资源管理
研究团队由赵琛徽教授牵头,赵作斌教授任首席专家,陈洪权、易晓芳、张凌云等教师为学术骨干。结合公司人才引进、培训及互联网时代轻资产企业需求,重点研究组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员工激励机制和人才发展体系等问题。
3、财务会计
团队由卢占凤教授牵头,鲍炤、李芬等教师为学术骨干。本方向重点研究财务制度、财务核算、财务分析等问题。
4、商业数据分析与应用
团队由桂学文教授牵头,李琪教授为首席专家,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联合组建学术团队,陈俞飞、成磊、贺霄娟、王会丽等教师为学术骨干。本方向重点研究大数据挖掘技术在商业领域的应用、精准营销、商务智能、决策支持等问题。
三、学科建设举措
为达成上述学校重点学科的总体建设目标和量化指标,根据重点学科建设周期表,特制定以下建设措施:
1、全面创新工商管理学科教育模式
根据工商管理学科的培养目标,设置领导力培养基础课程、公司创建及营运的执行力课程、海外游学与企业实战类课程等课程体系,呈现导师制、小班教学的特色,开展与国际商学院接轨的商学融合工商管理教育模式。
2、打造一支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型学科师资团队
以现有师资和双师型教师队伍为基础,以企业界、学术界团队为两翼,引进国外师资,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研究创新型师资队伍。企业界重点引进富有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强的企业家和职业CEO为团队成员,以产促学;学术界引进国内外著名高校、研究机构知名学者作为学术带头人,以研促学。
3、搭建开放的学术与实践教育平台,开展有影响力的学术研究活动和实践活动
结合现有的平台资源和未来“新经济”的发展趋势,升级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广信360直播基地,建立“新零售”研创中心;依托 “楚天学者”工商管理设岗学科和全国高校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联合实验室的基础资源,建立“创新创业管理案例研究中心”;整合政府、企业以及全球优质人才资源,开展横向课题应用性研究与纵向课题学术研究,以研促学,培养中国未来的商界精英。
4、积极开发与共享MOOC(慕课)在线教育平台资源,线上与线下课堂有机结合
伴随着互联网的浪潮,以MOOC(慕课)为代表的在线课程学习平台,让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跨地域跨时空便捷获取知识,今后学院的存在价值将越来越多的体现在为学生提供更为特殊的线下体验。工商管理学科将积极开发与共享MOOC(慕课)在线教育平台资源,实行线上管理知识获取与线下课堂实战体验相结合,平衡协调“商学融合”模式中的理论学习与实战操作的时间与空间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