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背后的“杀手”,是不能自由表达
校对: 责编: 终审: 时间:2018-04-19 阅读:

01 ||     我们为什么不能自由表达?

“你告诉我的这些感受,有没有告诉过他/她?”
  在咨询中,我经常问这个问题。
  我得到的答案往往是:“我哪敢啊!”“怎么可能啊,他根本不听!”“如果我说了,我知道他会说什么。”表达了会怎样呢?会惹麻烦!这是很多人从过往的经历中得出的结论。对梅来说,她的表达会让妈妈生病。偏头痛让梅的妈妈非常虚弱,她以此来逃避家庭事务。“遇到事情,妈妈什么事也不能处理,她会立即头疼,躺在床上不能动,然后我和爸爸不得不处理所有的问题。”这种状况,伴随着梅的青少年时代。“有一次我告诉她,正在和一个比我小得多的男人约会,然后头疼突然来袭,谁都不知道她受到了什么刺激,我猜她是不高兴了。”
  对樱来说,这个问题更可怕。她父亲严重重男轻女,与父亲共处的每一刻,她都能感受到父亲对她的嫌弃与鄙视,这让她痛苦不堪。她不敢告诉父亲,他的态度和行为严重伤害了她,因为她相信他听了这样的话可能会去上吊。很多年前,父亲的一个表弟因为别人的几句话而自杀身亡。脾气暴躁的父亲与其表弟非常相像,樱认定她的表达也会让父亲走上那条路。
  蔷薇也不敢向老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每次稍稍表达一点,比如,“这篇文章这样处理更合适”;“这件事情我是这样理解的”;“我没去整理那些材料,是因为那都过时了,没有任何价值了”……老板就会发火,喋喋不休指责半天。在微信中与老板说话,每次她都斟酌半天,因为不知道哪一个字,会被老板理解成另外的意思而遭到批评。
  在关系中,如果一个人的表达总是被对方否定、贬低,或者曾经引起过很严重的后果,甚至预期会引起严重后果,他/她往往倾向于切断表达。每一对沉默的父子、疏远的夫妻和对抗的上司与下属,背后都有一个表达不能、痛苦压抑的灵魂。

02 ||     切断表达就是切断关系

  在关系中,我们是在什么时候切断表达的?
  不知道。但在切断表达之前,一个人往往有过多次表达受阻的经历,而且这种状况一定持续了较长一段时间。在咨询中,有不少妻子抱怨丈夫根本没法沟通,或者父母埋怨孩子不与他们交流。“你们上一次顺畅交流是什么时候?”我问。往往都是很久、很久之前,甚至双方从来都没有过顺畅交流。尽管我们没法确切知道一个人在什么时候切断表达,但心理学上有一项研究,可以告诉我们一个人在什么样的状况下会产生消极感受。当消极感受积累到一定程度,切断表达可能就出现了。
  美国组织心理学家马歇尔•洛萨达开展了一项研究:录下60家公司开会时所有的对话,并将每个句子根据积极或消极的词语进行编码,然后算出积极与消极的比例。这60家公司中,1/3的生意红火,1/3的运转得还不错,而剩下的1/3正面临破产。研究发现,当对话中积极与消极的比例大于2.9:1时,公司就会蓬勃发展,低于这个比例的公司发展就不好。这个神奇的数字,被称为“洛萨达比例”。
  约翰•戈特曼用同样的方法统计了夫妇在一个周末里的谈话,发现如果积极和消极的比例低于2.9:1,就意味着他们快离婚了。要想获得紧密和充满爱的婚姻,两者的比例需要达到5:1。也就是说,你对配偶说的每句批评,都要配有5句积极的话。这项研究告诉我们,在职场中,上司要想让下属保持积极感受,表扬和批评的比例最好是3:1。而在家庭中,这一比例最好是5:1。
  在梅与母亲、樱与父亲、蔷薇与老板的互动中,她们接收到的信息几乎全部是消极的。这些高浓度的消极信息,形成了双方互动时特殊的情感氛围:恐惧中掺杂着愤怒,愤怒中掺杂着恐惧。
  长此以往,这种情感氛围就与特定对象形成了条件反射,只要一提到那个人,那些不舒服的感受就来了,为了避免让自己不舒服,我们就会远离那个人。
  切断表达的背后,往往是权力的不对等。在父母与孩子、上司与下属的关系中,这种不对等是显而易见的。在夫妻关系中,往往也隐藏着权力的不对等。处于上位的一方,往往是压力与焦虑的主动传递者,而处于下位的一方,就是压力与焦虑的被动承接者。处于上位者,他们需要表达来彰显地位、满足自恋、转移焦虑。除非他们对你不感兴趣,否则他们一般不会主动切断表达。他们希望你表达,沉默是自恋杀手。
  心理发育水平太低的人,承受不住沉默之重。但,他们对你的表达是有要求的。必须是他们需要的,比如表达赞美,表示服从,传递关心等。那些他们不想听的表达,是坚决不允许的。
  总之,在这种扭曲的关系中,你可以表达,但不能真实表达。一位朋友说:“我永远不敢给我妈说真话,只能说她愿意听的话。母女之间如此虚伪,感觉真的好悲哀。”
  切断表达,尽管是下位者的被动防御,却是他们的主动选择。他们用切断表达的方式,隔离来自于上位者的压力与焦虑,或者切断这段让他们不舒服的关系。

03 ||     修复关系,先修复表达

  在婚姻咨询中,前来咨询的那个人往往是处于上位的焦虑传递者。对方的切断表达,让他们十分抓狂。他们会更强烈地发泄自己的情绪,指责对方,对方会更加疏远,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其实,他们内心是十分害怕对方切断关系的,但他们的表达方式,却逼迫着对方不得不切断关系。要修复关系,很重要的一点是修复表达。让对方有表达空间,而且能够真实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且不会因为表达而受到更大的伤害。我们必须说出沉默的那一部分。因为,那些没说出来的话,比说出来的多得多,也重要的多。
  牡丹来找我做咨询,是因为老公杨坚决要与她离婚。她说,他们之前10年都过得很幸福,生了二宝之后,杨就变了,不再像之前那样宠她了。
  我请她具体描述杨是怎样宠她的。原来是,她经常任性地做一些事,杨都选择忍让;每次吵架,都是杨低声下气地认错她才罢休。她感受到的幸福,是杨用10年的压抑来供养的。二宝出生后,她觉得杨对她体贴不如以前,于是经常大发脾气,杨就切断了表达。她问杨怎样才能不离婚,杨说除非她彻底改脾气。
  牡丹长得很漂亮,家境又好,她一直认为自己是下嫁,在婚姻中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可以想象,在这个关系中,杨是处于下位的,长期不能自由表达。忍无可忍之下,他才如此决绝地选择离婚。
  如何才能修复表达呢?我最经常教给来访者的是共情性沟通三步法:
第一步:表达自己的感受。注意是表达感受,不是发泄情绪。
第二步:共情对方的感受,并替他/她表达出来。
第三步:明确表达自己的需求。
  在第一步,牡丹就卡在那里。她不会表达感受,她表达出来的全是想法或指责。“我刚给他又生了一个孩子,他怎么能这么无情地对待我!”“他不爱我了,一定是外面有人了。”经过引导,她才能表达出,杨提出离婚,让她感到非常害怕,同时也很愤怒。
  对她来说,第二步更难,她几乎看不到杨的感受,认为自己的强势和任性理所当然。
“你老用高高在上的神态与他说话,你觉得他什么感受呢?”我问她。

“他挺接受的吧!”

“你觉得,他是开心的?”我故意往反方向引导。

“肯定不开心。”

“不是开心,那是什么?”

“可能觉得挺没面子的吧。”

  我进一步引导她,在下一次交流中,试着这样对杨说:“这么多年来,我一直用高高在上的语气与你说话,你一定觉得挺没面子的吧?是不是还挺生气的……”我还没说完,牡丹掉下眼泪来。她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对杨的伤害。一到第三步,牡丹马上说:“我希望他像以前一样宠我!”我请她更具体一些。她说:二宝那么小,她希望杨在没有特殊工作的情况下,每天晚上都早点回家。
  这是一种新的沟通模式,既是非攻击性的,也是非防御性的。这种沟通模式将双方置于平等的对话空间,尊重并真实表达彼此的感受,让冻结的情感重新流动起来。但这种沟通模式并不是总是好使。杨没有给牡丹沟通的机会,两人最终离婚了。梅和樱始终没敢尝试用新的模式与母亲或父亲沟通,内在的恐惧让她们不敢真实表达,时机尚不成熟。
  蔷薇成效斐然,她向老板真诚地表达:“我在您面前一向拙于表达,口笨舌拙、身体僵硬,这严重限制我做事的灵性性和言语的柔和性,但在其他人面前我都不这样。我也承认过我很害怕您,那是出于我自己的恐惧。从您的角度看这可能就是不敬,但是我没有冒犯您的意思。”对于老板对她的不满和指责,她一条条进行了回应和表达,这些话她压抑了十余年。她只谈事实与感受,没有发泄一点情绪。最终,她成功地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自由空间。
  在关系中,表达是如此重要。关系出了问题,表达就会出问题。表达出了问题,关系就会出问题。健康的关系不是不出问题关系,而是出了问题能够解决问题的关系。解决之道,先从真实表达开始。
                                                 ------转自《壹心理》

CopyRight © 武昌理工学院商学院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庙山经济开发区江夏大道16号  鄂ICP备11008201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1502000109号